“以前村里有大额开支的时候,有些群众担心工作中有猫儿腻。现在群众一扫码,村里大事小事一目了然。‘码上公开’给了群众一个明白。”5月17日,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伟说。
针对“一肩挑”后村级权力集中、部分小微权力不公开不透明、传统公开方式不够便捷等问题,费县探索推进“互联网+”公开,研发“码上公开”程序,着力加强干部监管、规范工作运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费县出台《费县推进“数字村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村级三务“码上公开”实施办法》等文件,成立由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15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党建政务、重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招投标等7类35项工作流程和主题党日、财务收支、惠民政策分配等27项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公开目录。
“俺家离村办公室5里路,原来偶尔去办事的时候才在公开栏看看村里有什么大事。现在我在家一扫码就能看到,乡里乡亲拉呱的时候都经常讨论,大家伙儿对村里的事也更上心了。”马庄镇核桃峪村村民吴开宾说。该县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整合相关数据端口,每村生成一个“村情通”二维码,内设“三务”公开、政策法规、服务流程等9大模块,在公开栏、村民微信群同步公示,并逐户发到群众家里。群众用手机“扫一扫”,即可随时随地查看办事流程和“三务”公开明细等,有效打破时间、空间和公开版面的限制。目前,费县402个村累计公开事项26万余件。
“码上公开”设三级管理后台,一级设在县级,对该县所有村(社区)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实时督查;二级设在乡镇,由乡镇纪委、党建、民政、经管、审计等5个部门联动审核把关;三级设在各村,由村级党建专干每月按时填报。对公开不真实、不及时、不全面的,群众可在线举报,自动推送到乡镇管理端口和组织部“12380”网站,问题严重的及时纳入整顿范围。“实施‘码上公开’以来,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村小微权力有了‘紧箍咒’,也为我们加强对农村干部监督管理提供了有效抓手,村级信访量同比下降30%,农村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东蒙镇党委书记刘贵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