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 正文

费县:开展专项整治 持续擦亮公益岗为民底色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5-08

“现在公益性岗位透明多了,选聘经过严格的程序,且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清扫街道,森林防火、防溺水都有值班表。”日前,费县纪委监委来到东蒙镇龙雨村开展回访,向群众了解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选聘、履职等情况,群众对整治后的公益性岗位安置感到很满意。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收到群众反映,东蒙镇某村村干部任某某在公益岗选聘中存在优亲厚友问题。经调查核实,任某某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违反城乡公益岗开发管理相关规定,未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安排村报账员孙某某伪造会议记录和参会人员签名等材料,将不符合岗位条件的亲属林某某确定为公益性岗位人员,任某某、孙某某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处分,林某某被清退。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短板和监管漏洞,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对全县农村基层“公益岗”开展大排查。督促县人社局和各乡镇(街道)集中梳理2022年以来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中存在的优亲厚友、流程造假、人员不符合条件等问题25个。坚持边整治边清退,对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但未实际履行职责、冒名顶替等情况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

同时,聚焦岗位设置、人员聘任、日常监管、资金发放等环节存在的风险点,联合案管室、信访室和热线办,全面梳理排查涉及城乡公益性岗位的问题线索、信访举报件和热线工单,形成问题线索台账,及时调度案件办理情况,相关问题办理情况定期通报县人社局,强化工作提醒提示。

集中整治以来,共发现公益性岗位问题线索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第一种形态”处理8人,清退不符合公益岗条件31人,追回补贴资金12.96万元。督促县级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大数据月比对、审计数据筛查、人社局12345工单筛选,问题现场核实等5项工作机制,细化“九步工作法”,从岗位开发、发布公告、个人报名、民主评议等各个环节堵塞制度漏洞,严防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空饷”等问题发生,确保公益性岗位真正回归公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