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卷归档制度
一、凡是记述和反映本行主要职能活动,在工作、生产、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阅利用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二、本行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会议记录、各种会议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调查、请示、报告、各种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干部任免、奖惩、声像材料以及其他文件材料。
三、本行每年形成的文件材料在次年的三月份,由人秘科进行立卷,并交档案室归档。
四、本行各科室的兼职档案员,必须按照《文件材料归档不归档范围》及时进行立卷归档。
五、归档的文字材料,要遵循文件材料的规范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按照立卷要求进行科学分类立卷,以便保管和利用。
六、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应一起立卷,不得分开。
七、文件排列顺序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在一定期限内编制年度流水号。
八、归档文件排列就绪后,必须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等检索工具。
档案借阅利用制度
一、查阅档案需在“查借阅案卷登记簿”上登记,提出查阅内容,档案管理人员按所需提供案卷,不准扩大查阅范围。
二、查阅档案如需摘抄档案资料,须经档案管理人员批准,摘抄的资料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三、查阅本行各类会议记录等非普发性文件资料,须经分管领导批准,不准复印,不准带出档案室。
四、查阅档案资料要在档案室或阅档室,不准将档案携带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借出者,需经主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按时归还。
五、查阅档案者要注意保持档案整洁,不准沾污、折角、圈点、划线或涂改,不准折卷或撕掉活页。
六、档案利用结束,须交档案管理人员验证无损后,办理退还手续,并认真填写《档案利用效果登记》。
档案安全保管制度
一、根据保存档案资料数量设置必要的档案专用库房和装具,库房和装具均应统一编号,库房要有防水、防火、防盗、防虫、防高温、防潮、防强光、防尘、防鼠等设施。
二、档案橱柜排列应自左至右,便于管理和通风。
三、档案按本行档案分类方案排列,案卷排列应自左至右,自上而下顺序排列。
四、为便于迅速地取放档案,必须把排列到架上的档案做出存放地点索引。
五、每半年对档案保管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字迹褪变和破损的档案要及时进行整改,严格档案的出入库手续,使档案账实相符。
六、档案室必须有专人管理,平时非工作人员不经许可,一律禁止入内。
七、档案室内经常保持清洁,禁止乱放易燃易爆品及杂物,室内要设置温、湿度计,每天定时测试、记录。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八、档案管理设备(如空调机、去湿机等),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操作,并及时保养和维护。
九、室内设备要登记造册,并要账物相符。
档案保密制度
一、档案人员要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保密守则。
二、借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制度和手续,私人不准擅自向外出借档案。
三、绝密档案未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借阅,不准把绝密档案带出阅览室,不准擅自摘抄或拍照档案,不准私人传播档案资料的内容。
四、不准在档案室内会客,未经许可,不准带领外人进入档案库房。
五、工作中形成的带有字迹的废纸,不得随意乱丢,要集中存放,统一销毁,以防泄密。
六、对批准销毁的档案资料,要在指定地点由二人监销。
档案统计制度
一、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档案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为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二、对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鉴定、保管利用、案卷质量、档案工作机构、人员、经费、设备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登记。
三、每次接收、销毁档案都要及时进行登记和统计,做到“家底”清楚,帐物相符。
四、统一报表格式,统一计量单位。
五、按规定要求及时向上级档案主管机关报送本档案室的基本情况统计报表。
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一、档案室内所存档案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组织有关人员定期进行鉴定。
二、档案鉴定前必须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鉴定领导小组,制定鉴定方案,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鉴定时要正确判定档案的价值,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案卷、文件逐件地分析其价值,然后提出存毁意见,经审后,决定存毁。
四、对所存档案,凡短期满十五年,长期满五十年,并经鉴定确认无保存价值的,即可销毁。
五、对销毁档案、文件要逐卷逐件编制销毁清册,写出销毁档案的分析报告,经上级主管部门及单位领导审查批准后,方可销毁。
六、批准销毁的档案,必须到指定的销毁地点,由两人以上监销,销毁后,监销人员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
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档案法》以及党、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立足本职工作,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热爱档案事业,做到严格依法办事,认真搞好档案的使用管理,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做好档案的管理、收集、整理及提供利用等工作,并对本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不得玩忽职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三、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积极主动提供利用,编制科学、实用的检索工具和档案参考资料,提高检全率、检准率,为单位各项工作服务,并努力做好利用效果的反馈工作。
四、档案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落实防潮、防蛀、防火、防盗、防光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五、档案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做好交接手续,不准泄密。
六、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