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聚焦 > 正文

村集体承包费咋越收越多?

来源:费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09-27

 

“咦,通过数据比对,西安太村上报需清理合同明细25万元,实际却收取了34万元,怎么数额差距这么大。”费县大田庄乡纪委在对农村集体合同清理工作督查工作中提出了疑问。

 

通过翻阅相关材料、与村干部座谈等方式进行核查,原来在开展村集体合同清理明细上报工作时,西安太村对如实上报需清理合同明细存在疑虑,考虑到后期如果承包费收不上来导致工作被动,因此在前期托底子时只统计了容易收取承包费的合同,对于那些难收的、有争议的并未进行上报。在征收过程中,经过做工作,那些所谓难收的有争议的承包费也都如期缴清,也就解释了督查组的疑惑。

 

“村集体承包费关乎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切身利益,承包费合同数量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拖清底子,怎么能弄虚作假呢?这是工作不严不实的表现,要立即整改,重新排查是否还有遗漏的情况。”大田庄乡纪委就西安太村承包费弄虚作假问题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柳某全进行了批评教育。

 

“是我们在做工作时耍起了歪心思,投机取巧了,我们一定立即整改,以后绝不再犯类似错误。” 柳某全当场表态。

 

今年以来,费县大田庄乡坚持全程跟踪问效,灵活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第一种形态”,强化事前提醒、事中监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已综合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1人次。

 

“祸患常积于忽微,借助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有力抓手,为党员干部的思想系上‘安全带’,行为加装‘防护栏’,确保干事创业作风实起来。”该乡纪委书记陈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