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首页
信息公开
党纪法规
通报曝光
巡视巡察
我要举报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聚焦
> 正文
费县:探索“村巡村审联动全融合”模式 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来源:沂蒙清风
发布时间:2025-01-21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00:00
00:00
repeat
2024年6月,费县费城街道党工委针对村民福利发放缺乏有效监管问题,出台《福利发放管理指导意见》,细化11条监管措施,有效堵塞制度漏洞。
此前,巡审联动组在对该街道20个村(社区)开展监督时,发现被巡察村(社区)普遍存在福利采购程序不规范、资金监管缺位等问题,并将该问题作为立行立改事项进行移交,督促费城街道党工委整改落实。
为有效破解对村(社区)重复监督、巡不深审不透、巡审力量不足等难题,费县探索“村巡村审联动全融合”模式,着力打通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内在联系,凝聚巡深审透合力,提升监督质效。2024年,共组建6个巡审联动组对105个村(社区)开展同步巡审,发现问题2178个,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实现了1+1>2的良好效果。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建设》《山东巡视巡察》刊发。
制度机制全融合。研究出台《费县村(社区)巡审联动工作办法(试行)》,将全县所有村(社区)纳入巡审同步范畴,推动村巡村审同步实施。建立“计划立项、进驻实施,共享资源、会商研判,推动整改、资政立制”联动机制。明确联动前沟通衔接、联动中协作配合、联动后成果共享等11条措施,强化全过程贯通。制定《对村(社区)巡审联动实施方案》,明确4项巡察重点和6项审计重点,同步开展政治体检和经济体检双维监督。
人员力量全融合。分别建立巡察人才库和审计人才库,开展巡审联动前,同步开展政策法规、财务管理、基层党建等培训。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党务、财务人员组建巡察组;选派镇街内部审计人员以“异地交叉、整合编组”的形式组建审计组,审计组长兼任巡察组副组长,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对财务人员、审计人员联合编组。
工作过程全融合。巡察组和审计组联合召开巡审联动动员会,对巡察和审计工作同部署、同进驻。实行集中办公、协同监督,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建立一个组务会,变“双线作战”为“并肩作战”。巡察组和审计组实行一套资料组内互看、一组数据组内共查,互通共享信息资源。巡察组以审计发现财务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查找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审计组依托巡察发现的问题,定向查阅账目,进行专业印证。对疑难复杂问题,组建巡审核查组联合开展核实、综合分析研判,共同定调定性。限于巡审手段不能有效核实的重大问题,商请县纪委监委运用外部信息查询平台提供电子数据支持。联动中累计会商研判90余次,联合核查印证问题987条。县委第六轮巡察中,审计组发现某村土地增减挂补偿账目存在疑点,巡察组立即深入查阅相关资料,与当事人谈话了解,审计组跟进核对关联账目,查实村支部书记违规套取资金的问题线索。双方互研共商发现问题,形成各自问题清单,共用财务问题底稿,作为巡察、审计报告及被巡察单位“三清单、一台账”的依据,实现“一花多果”。
成果运用全融合。通过共用巡审证据、共同移交线索、共促问题整改、共推专项治理,在成果融通上同题共答。对联动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巡审双方联合向镇街党(工)委集中反馈,对重点村(社区)进行“一对一”反馈。把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分别作为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对巡审联动发现的6个方面共性问题,督促全县镇村党组织对照开展未巡先改。加强对系统性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巡审联动发现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向县农业农村局制发巡察建议书2份,督促职能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完善相关制度6项,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